大码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头条

文章内容

初中田径教学_上好初中田径课

tamoadmin 2024-05-27
1.浅谈怎样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2.田径教学与训练各阶段包括哪些3.中学田径教学中如何把握好运动负荷4.快速跑教学反思(精选8篇)5.谈如何在田径教学中培养

1.浅谈怎样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2.田径教学与训练各阶段包括哪些

3.中学田径教学中如何把握好运动负荷

4.快速跑教学反思(精选8篇)

5.谈如何在田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6.对初中田径队的意见、建议。 家长写的。

初中田径教学_上好初中田径课

提高短跑成绩的几个重要因素

与短跑成绩相关的因素有很多:步频、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发力,以及肌肉、关节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还有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其中有三个因素与提高短跑成绩最相关。

(一)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

运动员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是今后能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为短跑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全程要反复跑几十步。一点微小的错误,反复出现,就变成了大问题。假如每一步的步幅能够加长5厘米,那么,50步就可以赢得2.5米的优势。因此,应花大力气去改进技术。技术动作的规范合理主要表现在跑的动作结构上要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跑的技术更好地表现出节省化和效率化。具体在跑的技术形式上的表现是:跑的动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上肢摆臂积极有力,下肢蹬摆结合、以摆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线性好,并且全程有良好的节奏感等。总之,能够使运动员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我们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专项力量能力

力量是基础。几乎所有的竞技性体育项目都离不开基础力量的训练。在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中,教员 要把一次性力量练习(爆发力)和多次性力量练习(专项力量能力)有机地结合好。以往我们在力量训练中,采用比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数少的绝对力量训练。这种方法对爆发力的发展比较好。但在短跑运动中,我们更应该看重专项力量能力的发展。因为一般的力量训练,重量次数不会超过10次。而根据项目的特点(短跑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如果跑100米,至少也需要用45步~48步左右(男子),200米就更多了。因此,我们在短跑的训练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续作用于肌肉的能力,也就是专项力量能力。具体到训练的方法手段上可以采用的有:橡筋摆腿、负重高抬腿、100~200米段落的跨步跳等等。

(三)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是核心。就短跑而言,过去的观点一般都认为速度训练是核心。但我认为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紧紧抓住的核心。所谓速度能力,即是保持速度的能力,它跟通常所说的速度耐力是有区别的。具体到训练手段来讲,速度能力是指以最大强度或者是接近最大强度来完成的100~200米段落跑;它的特点是重复次数不多,间歇时间较长,强度很大。而速度耐力是指强度稍低(80%~90%)的250~500米段落跑;其特点是重复次数较多,要求跑平均强度,间歇时间相对要短一些。有些运动员的后程能力不好,其结果是专项成绩也不会很好,分析的结果是该运动员的步频能力不好。但实际上很有可能该运动员50米以内的短程节奏很好,强度也很高。那么,该运动员的绝对步频应该是不错的;只不过是相对的步频不好,也就是说他保持速度的能力不够好。如果该运动员通过针对性的系统训练,速度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他前半程依然能够保持他原有的步频和速度;那么他的专项成绩和全程的步频指标也肯定就相应地上去了。

比赛中注意2点:

1 启动要快,压枪跑。

2到终点的时候不减速,冲出去10米再停。

跑步的时候脚尖用力,脚后跟可以不着地。

从起跑就要全力加速,要注意呼吸,100是短跑,本身就是无氧运动,最好是一口气跑完

浅谈怎样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当别人推着孩子“鸡血”那些长大后根本用不着的课程时,更有远见的家长愿意花重金送孩子玩运动。尽管他们心里有数,大部分孩子都不会成为专业运动员,但是他们知道,从体育运动中学到的东西,够孩子受用一生。

让孩子积极上好体育课并不代表你希望他未来能凭体育特长获得奖学金,或者成为专业的运动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管是童年还是青春期,体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运动能帮助孩子建立与他人的联系,让他们学会珍惜和成年人之间的关系,获得自信心,以及为自己设立目标、完成目标。

现在有很多家长会让他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参加运动队,梦想着他们有一天能成为体育明星。他们在心里悄悄地盼望孩子能在大学获得全额奖学金,有朝一日能参加奥运会,或者成为一名专业的运动员。

而事实是,能实现这些梦想的人不到总人口的1%。 所以,对于剩下的99%的人,他们的孩子可能很擅长运动、处于平均水平,或者对运动完全不感兴趣,我们应该心里有数,他们最终都不会成为从事这些运动的专业运动员。

然而研究却表明,从体育运动中学得的其他东西,是孩子能够受用一生的。

田径教学与训练各阶段包括哪些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积极创设学习环境,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田径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实践中田径项目和其他项目不同,田径项目总会让人感觉到枯燥、无味,得不到中学生的欢迎。我们要及时发现中学生不喜欢田径教学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1问题分析

1.1 缺乏发挥中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功能

目前中学田径教学没把学生作为主体,在安排教学内容上没有按照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很严重。这样既没使中学生发展已有的技术,也没拓展田径项目与其他项目的联系,出现了教学内容单一的现象,导致中学生学习田径的积极性不高。

1.2缺乏对田径运动文化内涵的理解

中学生没意识到学好田径对学习和提高其他运动项目的益处,不懂得田径运动的文化内涵。且现在的中学生在家庭中总是处于被保护、被溺爱的状态,他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被家长视为是非常痛苦的选择,在学生的心目中也逐渐形成了怕苦、怕累的思想,加上田径运动主要在露天运动场,学生认为烈日当头、高温炎热的条件很艰苦,从而更是提不起兴趣。

1.3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目前大多数普通中学田径教学仍然延续以竞技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忽视了根据中学生的需要发展中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没有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没有发挥田径课的健身作用,没有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田径运动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2 对策分析

2.1 加强田径体育价值宣传,引导中学生态度转变。教师要因材施教,通过恰当的宣传和引导,促使学生对田径项目态度的转变,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有很多学生对田径运动认识不足,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从田径运动的作用和终身健身的角度,加强田径运动的宣传,让学生逐渐了解并接受田径运动,进而养成习惯,培养浓厚的兴趣。

2.2 转变和完善教师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总是模仿老师的行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理念方面结合新课标进行改革和完善,把自身的素质、能力、文化修养与体育的魅力巧妙地结合,在枯燥的专业知识中融合轻松的、愉快的娱乐活动,使它充满趣味性,以此来带动学生对田径体育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参与田径体育锻炼的热情。

2.3 合理利用教材,并作必要的补充。在初中的所有学科当中,体育课堂对教材的要求是最宽松的,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要围绕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以教材内容为主,但不要过分地依赖于有限的教材内容;对一些章节要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对于学生一时难以接受的内容,要降低难度,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完成规定动作,体验到田径运动带来的成就感,也可以将田径项目和其他项目相结合,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小游戏,供上课时使用。

2.4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体育课堂更加接近生活。可以避免体育课堂的单一性,让学生感觉不是那么枯燥,相反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课堂就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例如:在上课开始,和学生一起做一些简单的、节奏欢快的小游戏,在集中学生运动思维的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课前的准备活动,活动结束后,对表现比较好的同学或小组进行表扬,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中长跑练习是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参加的,但如果我们在练习的时候,为学生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在心理方面的畏惧感。

2.5 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制定一系列对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考核、考评机制,引导他们能够从主观上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田径体育是增强体质、塑造健康体魄的最佳途径,进而投身到体育锻炼当中。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看到体育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要将体育素质的提高作为评价一个学生体育成绩的重要标准。

虽然目前中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还有待提高,但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问题所在,不断完善教师自身思想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巧妙灵活地综合运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对现有的教学材料进行必要的补充,认真做好课堂设计,采取激励教学的方法,肯定会使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地提高,并能逐渐形成积极参与田径体育项目锻炼的习惯。

中学田径教学中如何把握好运动负荷

田径是一项综合性运动,包括各种跑、跳、投等项目。田径教学与训练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方式和方法。

一、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的学生主要是初中生和小学生,他们对田径项目的了解比较少,需要进行基础训练。初级阶段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基本技能,包括:

跑步:教授正确的站姿、起跑姿势、跑步技巧和呼吸方法。

跳远和跳高:教授正确的起跳姿势、运用手臂的技巧和落地姿势。

推铅球和掷标枪:教授正确的手臂及身体的协调动作、发力技巧和投掷方向掌握。

二、中级阶段

中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田径技能和知识,需要进行更加专业的训练。中级阶段的教学重点是加强技术细节,提高比赛成绩,包括:

跑步:加强节奏感和耐力的训练,增加爆发力的练习,提高速度和时间。

跳远和跳高:加强着地姿势的训练,提高起跳和着地的稳定性,减少失误率。

推铅球和掷标枪:加强力量训练,提高发力能力,加强技术细节的训练。

三、高级阶段

高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为专业的田径技能和知识,需要进行更高级别的训练。高级阶段的教学重点是提高比赛水平和综合素质,包括:

跑步:进行更复杂的训练,如爆发力、细节技巧等训练,提高速度和时间的同时,保持稳定性。

跳远和跳高:进行更高难度的训练,如多次起跳、高度调节等训练,保持稳定性的同时,提高高度和距离。

推铅球和掷标枪:进行更强度的力量训练,提高发力能力和技术细节,提高投掷方向掌握和精度。

以上是田径教学与训练各阶段的内容和方法。希望能对田径教学和训练感兴趣的朋友有所帮助。

快速跑教学反思(精选8篇)

1合理安排运动负荷1.1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中学生处于成长阶段,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多,容易疲劳但恢复也较快,对匀速的中小强度的生理负荷容易适应,同时也由于青少年的呼吸系统功能尚不完善,吸氧的能力较成人差,负氧债能力也大大低于成年人,并且男女生的生理负荷之间的差异也较大,女生的负氧能力也明显低于同年龄阶段的男生,女生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场地、器材,心理的相对稳定性也明显低于男生,对强度稍微大一些的负荷适应能力就较差。针对这些情况,对中学生的生理负荷的加大宜从增加数量密度入手,掌握好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注意控制强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处理好量与度之间的关系。

谈如何在田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本文为推荐专题“快速教学反思”相关内容。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一般老师在上课之前都会准备好教案,教案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你们是不是不太清楚教案怎么写呢?急你所急,我们为朋友们了收集和我了“快速跑教学反思”,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快速跑教学反思篇1

 这是一节早先用于对新课程远程研修的课例,现在看来优缺点并重,本着学习探讨的想法,还是愿意拿出来和各位老师交流。

 首先,感觉课堂过程还是能够抓住学生眼球的,学生能参与积极;通过一绳多用,一绳巧用,贯穿了整个课堂,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了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既有在老师组织、指导下的自主练习,又有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在技能学习的同时也发展了体能。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听讲解”,遵循了最近发展区的理念,初步展现了“链式活动”体育教学模式和“互慧体育课堂”的雏形。

 其次,能够激发学生的一个个兴奋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参与者,而不是只会听命行事的被动者,教师是参与讨论者的角色,而不仅仅是信息提供者,整个过程都是在愉快、平等、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完成,使学生乐学、会学。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的信心与判断力。

 在本课技能辅助学练阶段,运用了小组合作,分组练习,让小骨干教学生,然后又让学生教学生,这种方式是一个新举措,既让学生得到练习又培养了小骨干的作用,也注重了合作探究,还调动了学生的练习热情,练习过程中,我注重了对个别学生的指点纠正,在学生展示后也进行了集体讲评,让学生不仅练习了,还明白了道理。

 游戏设计很好,那时就借鉴了目前流行的美国SPARK课程游戏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枯燥无味的田径教学变得有趣味性,游戏时采用了小黑板进行讲解,使同学们一目了然,容易接受。游戏内容不但发展了学生的体能,巩固了所学的快速跑技能,还提高了学生的智能,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不足之处也很多,教态那会还不够严谨,表情略显严肃;游戏图形的设计可以多划一条线,然后要求靠右行,可以更安全;学生讨论时间较短,不能给学生真正的思维刺激,抛砖引玉,反思,可以让我的课堂持续进步,您的建议同样让我进步。

快速跑教学反思篇2

 快速跑是田径教学里反复出现的教学内容,是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快速跑的技术包括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四个部分。起跑是为了摆脱静止状态,需要快速的反应能力,起动以后保持低重心;起跑后的加速跑,在摆脱静止后的基础上继续加速直到达到最大的速度;途中跑是为了保持较高的速度尽量做到少减速;冲刺跑要求有较强的冲刺意识,身体前倾并且快速的通过终点。

  1、加速跑

 起跑后是加速跑,那么加速跑的教学,我们可以采取追速跑、抗阻力跑、战术意识跑、挑战跑、拉重物跑等等进行练习,增强学生加速跑的能力。

  2、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跑

 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跑应该要求引导学生比姿势,谁的姿势更规范、更优美、更符合生物力学的原理。比幅度,途中跑总的技术要求是腰要固定、髋要灵活、腿要放松。

  3、快速跑的教学中常见错误动作有:

 起跑后加速跑时上体抬起过早,比如学生听到跑的口令以后,突然的身体上抬,重心向上抬,不是向前,而是向上抬直。造成这个原因可能是以下两点:

 第一、学生可能对正确的起跑技术要求规格不太清楚。

 第二、可能是腿部力量不足。

 因此,一方面要进行建立规范动作的规格,要建立正确的概念;另一方面要通过跑跳有目的发展学生腿部力量,用于避免和克服这种现象的发生。

  4、快速跑教学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发展速度练习,应放在学生体力充沛、精神饱满和活动愿望强烈的情况下进行,也就是放在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学生热身准备活动做开以后,这样效果比较好。

 (2)、快速跑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提高学生放松自然跑的技术为主;因为正确的姿势和轻松自然的步幅,它是我们提高速度的关键,我们在刚才都有所涉及。

 (3)、根据学生年龄、生理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好课的强度和密度,因为跑的教学比较枯燥,所以对于小学生,最好结合游戏、比赛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快速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抓好学生技术动作的练习,也要注重学生的灵敏,柔韧等身体的基本素质同步的提高,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快速跑的能力。

快速跑教学反思篇3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我遵循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重点,通过提高快速跑方法的练习和竞赛跑站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学习效果。本节课我以50米快速跑主教材。利用学生练习、男女生让距跑和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也使运动强度逐步提高,最后通过放松游戏和放松练习,再使学生运动曲线趋于平缓,这样由低到高再到低,比校符合科学锻炼的方法。由于是50米快速跑的第二课时,其实是复习巩固的过程,这其中包括基本步法和正确姿势。在实际的授课后,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在练习中学会了方法,身体素质也得到了锻炼。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体育课对于孩子来说,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兴趣优势。因此,我在课堂上更多的渗透交待体育的知识与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以外也能爱运动、会运动。这也比较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精讲多练,动思相伴”,是我这堂课的另一个特点,整堂课学生一直在运动中边听边学,边做边思考,在放松不放纵的气氛中学习与锻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快速跑教学反思篇4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学中我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我在教学中还特别注意改变了评价的内容和方式,较好地激励了学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与“练”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前,我组织学生学习了一套徒手操,让学生与老师互动,模仿老师的动作做徒手操。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其中的节奏与乐趣,并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关系,为新知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以人为本,求新求趣求乐

 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对新事物的追求特别热切,求知欲强,但感知比较笼统,不精确,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激动,缺乏理智控制等生理、心理发展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将趣味性,游戏性与技能类的内容合理安排,科学艺术性的搭配,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如,我把拍手操,游戏与讨论归纳快速跑的要领以及比赛,练习的内容合理搭配,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在学中玩,玩中学。

  三、以人为本,转变教学方式。

 我在教学中,尝试练习,讨论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不同层次学生自主选择最佳的且适合自己个人实际的方式练习等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清新的、活跃的、宽松的、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与锻炼的愉悦。

 如果教师与学生在课前交流了解的再深入一些,对学情分析得再全面深入一些,教学设计再合理一些,效果会更好一些。

快速跑教学反思篇5

 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本应受到学生的喜爱。但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发现现实中正规的体育课和他们头脑中一种欢乐的、玩的体育课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当然,体育课是教育,应有一些较正规的教学内容。(如队列和一些技术学习等),这无可非议,如果此时教师教学方法呆板、生硬就会使这种落差徒然增大。于是有些学生就会慢慢地疏远体育,上课处于被动状态,越是高年级越明显。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客观存在的“厌学”现象呢?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意识和能力呢?

 体育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确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是对于学生应该是“哄”的教育还是用严格的要求使之达到良好的课堂纪律?初中学生处于好动的年龄阶段,过分严格的要求会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倦甚至恐惧,使得课堂过分的死板,从而无法达到锻炼身体和放松身心的目的。从我本人的角度来说应该是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共同使用,使得课堂即活跃又有良好的纪律。那么如何“哄”呢?记得上课时,学习快速跑,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跑太慢了,不跑了!”我就对她说:“嗯!其实你跑得很不错的,你看,你都可以跑得很快了!”学生受到了鼓舞,练习也积极了。所以我觉得“哄”学生要及时,尤其是对于后进生,但是不要盲目。在“哄”的同时一定要强调课堂常规和纪律问题,尤其是初一学生,自控能力差,好动,喜欢争强好胜,如果不及时的加以控制和强调,导致课堂更像是课外活动,甚至是安全事故。

 其次,要精讲多练。记得有位名教师说过:我上课讲课的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其余的时间留给学生做作业和提问。这句话在体育教学中同样适合。体育课本身是让学生活动身体的课,讲的过多不仅浪费了学生活动的时间,也大大减少了学生活动的欲望。

 第三,多让学生自己研究教学内容。这一点我也是在最近几堂课中才发现的。如果总是老师在讲,老师在教,学生站着听,那么很可能就是学生不知道教师所讲、或者几个人凑在一起打闹。所以在前几次上课的时候,我在宣布了教学任务以后,先让学生自己去想、去练,练了以后发现问题再问。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也有利于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最后是多给学生表演的机会。初一学生的表演欲望很强烈,虽然很多时候的表演并不精彩,但是我们不能扼杀他们的愿望,能站出来就表明已经成功一半了。多给学生表演机会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对课的顺利进行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很大帮助。

快速跑教学反思篇6

 30米快速跑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主要体育技能。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积极探索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充分考虑学生已掌握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及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将学习技能和参与游戏融为一体。通过教师的示范与点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并初步掌握浅易的知识和学会简单的动作技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及快速奔跑能力。

  一、对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两方面的收获。

 1.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小组展示的教学方法,既考虑了全体学生的需求又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采取示范讲解,学生分小组练习,小组自评,小组之间互评等形式进行。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学习、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良好学习氛围,及时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课堂效果明显。

 2.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把发展学生个性与展示自我相结合,把学习运动技能与游戏比赛相结合,保证了合理的锻炼时间,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和小组展示的课堂新模式,力求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

  二、对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不足之处:

 1、在教学时,我急于讲解知识的动作要领,而忽略了创设教学情景效果,对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的时间较少,应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自学、互学,提出问题、并及时分析问题。

 2、没能较好地调动和激励起学生参与“学”及“练”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调动不到位,个别学生锻炼意识、注意力不集中。

 总之,“30米快速跑”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根据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特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留心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尽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在教学中我会不断总结、学习,大胆创新,把繁杂、枯燥的教学内容简单化、形象化、趣味化,使课堂的每一个细节都从学生的一切出发,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

快速跑教学反思篇7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可能还有人认为体育课好上,不用动什么脑筋,实际不是这样的,好上≠能上好。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喜欢体育运动、积极主动投入到各项体育运动中,特别是培养学生终身健体的意识,就需要体育教师好好想想了,设计好一节课不难,但是设计出有新意的课难。

 因此,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器材

 1、先用体操棍进行一套简单易学的棍操;学生做得好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兴趣。

 2、在练习快速跑的过程中,我充分给予学生自由讨论和合作的机会。

 3、在单足跳接力比赛的时候,我给予学生自由讨论、合作、交流的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本节课里,我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兴趣为目标的,效果是令我满意的。

 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课堂上学生的互相交流。

 2、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3、语言的调动也是很重要的。

快速跑教学反思篇8

 50米快速跑是发展学生快速跑动作能力的重点教材之一。要求学生在保持姿势的跑进中,坚持以最快速度完成50米跑的距离。50米快速跑深受学生的喜爱,并能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吃苦耐劳等精神。但教材较单一、枯燥,因此,上课时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要多采用游戏、比赛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途中跑的动作方法,为了能使学生在学习时不感到枯燥,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辅助练习中利用,利用敏捷梯来训练训练步频、步幅,又利用原地摆臂练习和高抬腿跑练习,提高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前脚掌着地、快速蹬地等技术动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利用小步跑踩敏捷梯练习,让学生不仅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发展了力量、速度、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学生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本课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教学内容丰富,练习设计有梯度,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较好地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个性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了提高,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步养成。

 今后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行进间热身操时,有的学生走得较快,前后间隔没控制好,影响做操质量。

 2、学生做练习时,发现错误,我立即停止并告诉学生要怎么规范动作,而做错的学生因为做练习还没回来,却没有听到。应等所有学生体验练习完,再来强调。

 3、踩绳梯游戏时,因为学生急于求胜,而忽略游戏规则,应再次强调游戏规则。

 4、今后教学中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对初中田径队的意见、建议。 家长写的。

终身体育是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终身体育应贯穿人一生的主要内容,而中学体育健康新课标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如何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呢?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新《课程标准》给体育教师提出新的教学理念: 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 经过专家们不断调查和研究,有较高的体育意识和运动兴趣、习惯,是一个人坚持身体锻炼的主要因素。教师在新课标的大好形势下,要善于发掘学生学习兴趣所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的内容应予以取缔,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这正是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优势所在。我们可以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如球类、健美操、武术以及各种技巧性、趣味性、竞赛性强的项目。学生在参加这些体育项目练习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技能进步的快乐,获得增强体质的效益,从而提高了对参加这些项目练习的兴趣而形成了习惯,使这种体育锻炼在今后的连续性得到了增大。通过不同的方式,如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体育相结合的功能,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习惯,加强学生体育意识教育,达到学生自觉得参加体育锻炼和养成习惯的目的来奠定学生的终身体育。

二、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欲明人者,先自明 。 在这一点上体育教师要以自己丰富的知识、熟练的运动技术技能,伴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产生一种羡慕感和积极的学习欲望。体育教师不但要重视仪表美,而且要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端庄朴实的仪表,热情活泼的性格,沉稳大方的举止,以能热爱生活、追求真理、渴求知识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使学生懂得真、善、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向榜样靠拢。

三、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见缝插针

在人的一生中,接受系统的身体教育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是学校阶段。仅体育课从小学到大学每周按2学时计算,可达一千学时左右,再加上课外体育活动,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提供了有利的实践环境。故体育教师应很好地组织,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参与锻炼,使他们在锻炼过程中不断战胜自我,体会到运动的乐趣,日积月累,学生们将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了他们终身体育意识。

四、严格管理学生

现在中学生独生子女多,从小娇生惯养多,又加上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练,因而在学习中表现怕苦、怕累。在教学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上课必须穿运动鞋,不准迟到早退,无故旷课、有事、有病必须请假;做练习或教学比赛时必须按照要求与规则进行,不准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要互相鼓励,同心协力争取胜利,天气不好,起风、小雪、小雨也坚持室外上课。冬天不准戴帽、手套、围巾上课,夏天有意识,适当地在太阳下上课,更不允许学生随意躲在树荫下乘凉和闲聊,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更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早操每天有生活管理员点名,课间操有体育教师随机抽查,值日领导监督。这样使学生每次必到,有意识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持久性。

五、教学方法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代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例如在教学 鱼跃前滚翻 的时候,学生很难把握 跃 的感觉。同时,滚翻时容易塌身,而教师在示范时也只能一气呵成,一放慢,动作就容易失误,所以,如果运用多媒体制作就简单多了,能化动为静,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作为体育科目,特别是在室内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的体育知识直观搬上讲台。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必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在采用教学方式时,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进行,会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使其从小喜欢体育,乐于锻炼。

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能使学生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感受到,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培养体育意识,要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在独立锻炼的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促使其主动积极地锻炼,从而使学生将锻炼作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生能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总之,体育工作者应在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形势下拓展思路,寻求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对新课程下初中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思考

嵊州市教研室 王春香 蔡飞祥

摘要:田径运动作为运动之母,在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改革实施,出现了体育课中田径内容寥寥无几,对基本的田径运动技术蜻蜓点水,学生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更别说运用,田径教学中过多关注运动成绩等现象,本文针对新课程下初中田径运动技术的教学提出一些个人想法,意在让更多的人参与教学探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 田径运动技术 运动技能 教学方法

体育新课程标准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也正按照“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尝试进行教学,但是,围绕“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运动技能教学问题,目前还存在不少的讨论与争议,诸如“是否淡化运动技能”、“排斥运动技术”、“忽视技能教学以及如何实施技能教学”等。据此也导致了在日常教学中田径运动内容越来越少,对田径运动技术的教学忽略甚至取消,笔者认为,在体育学习领域中,应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田径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现阶段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气氛活跃了,但忽视了根本的技能教学。新课程改革思想有的纯是娱乐性、兴趣性的课,过分的迎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课堂气氛活跃了,练习兴趣提高了,但是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却是减弱甚至忽视了。

(2)教学方法多样而新颖了,但是缺乏了必要的运动负荷。体育运动要获得锻炼效果,必须有一定的运动负荷,作为身体锻炼的体育课也一样,需要一定的运动负荷来刺激身体机能,才能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而田径运动技术的习得更需要一定运动负荷练习的累积。

(3)组织手段多样了,但是抛弃了对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原则。新课程改革后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田径运动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原则,但是多样的组织手段和方法,脱离了运动技术教育的一般原则,使得技术教学失去一定的科学化系统化,对技术的掌握甚少或者一知半解。

(4)学科建设指导思想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教师对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淡化甚至取消。新课程改革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各方专家学者对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上也出现了多种倾向,一线教师有时候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状态。

(5)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由于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上的偏差,致使中学的田径类课程教学失去了田径项目真正的面目,一些真正的具有健身价值的内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纯游戏性的内容。

(6)在评价上,过分注重田径项目的运动成绩。由于个体差异对田径运动能力的影响非常大,导致存在很多学生努力程度与运动成绩不成正比的关系,因此田径运动教学的评价不能简单的以运动成绩来衡量学生的成绩。

(7)部分教师对个别田径项目教学上存在着过分追求运动技术细节和竞技性要求,从而照搬照抄竞技性运动的训练方式来指导体育课程田径运动项目教学。

二、新课标对初中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界定

田径项目作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水平四中具体对动作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运用作了系统的要求,田径项目无不包含有一定的“技术”和身体练习中的“正确的动作技术”。运动技能领域目标中,对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水平四作了如下具体的要求: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基本掌握几项主要的田径运动技能。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课程基本理念,从未排斥运动技能的教学。而且明确界定了新课程的性质,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并专门设立“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明确提出了学习目标和内容框架,《课程标准解读》明确指出:“与其他文化课不同,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这就是说,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结果主要不是体现在认知性知识的积累和深化上,而是表现在体能的增加、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的改变等方面。”另外还提出:“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干学习领域,该领域与运动参与领域一起最能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性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没有忽视或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相反更为突出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学习目标和内容。

三.对新课程下初中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思考建议

1.对新课程下初中田径运动技术教学深度的思考

对初中田径运动技术的教学需要有辩证的认识,即:需要加强运动技术的教学,但不能唯技术教学。《新课程标准》没有忽视或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相反更为突出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学习目标和内容。明确指出在初中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但也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有的项目技能,如调高、跨栏、标枪等内容,可以不必像过去那样按竞技规则去设计教学目标,而是把目标降下来,让学生去积极体验;相反,有些项目技能,如短距离快速跑、耐久跑、基本的跳跃等内容,又要坚持技能目标不降低,技术要求适当和竞技性靠拢,因为这些技能可能成为学生终身锻炼的方法,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强化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掌握正确的技术来获得成功感。要培养学生真正的、深层次的兴趣,他们才有可能自觉地锻炼。总之,在设计运动技能领域目标时要根据项目特点区别对待,以彰显技能教学目标的科学化。

2.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田径运动技术和教学能力

对体育教师来说,不仅要全面掌握田径运动技术,更要对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特点、规律,教学方法有明确的认识,并应及时吸收现代教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只有在科学的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才能更好的实现新课程田径运动的教学任务。

3.采用单元教学计划。

教师应依据所制订的水平四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计划,结合学校的田径教学资源、教师自身实际、学生的特点,依据具体的教与学目标,认真制订符合教与学实际的田径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应体现各项田径运动技术教与学的系统性,要选择能够实现具体教与学目标的有效的田径教与学的手段和方法。

4.田径技术的教学要特别强调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的技术基础,身体素质水平,以及对技术动作的理解能力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强调个别对待。要在统一的教学组织中(班级教学)把集体练习,小组练习,个别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田径教学不同训练,它要受场地、兴趣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跨栏、跳高等项目的教学,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如跳高的横杆高度不可能给每个学生设置一个高,跨栏跑的栏高、栏距也不能每个学生设置一种等,给教师的教学组织和指导也带来许多麻烦和困难。但与此同时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握班级教学的总体课堂教学进攻。另一方面,又要加强个别指导和区别对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对技术动作的正确掌握。

5.根据田径技术的形成和掌握,受身体素质制约性非常明显这一原理,适当提高身体素质的教学

在田径技术教学中,某些田径项目的技术动作,只有在肌肉最大用力的情况下完成。如果没有相应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要掌握这些动作或技术是大可能的。如跑中的速度素质,跳跃的起跳能力,投掷类的力量素质等,受身体素质和运动训练水平制约性就更加明显。因此在田径技术教学中,除了注意技术动作本身外,还应注意改善和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和培养。

6.改变传授方式,优化、整合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田径教学,只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面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在威严下“被迫”学习,遏制了其主动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田径项目产生抵制心理,那积极性更无从谈起,田径运动也无法深入开展。因而,我们必须改变传授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既要根据田径技术的特点组织教学,又不要因练习过于单调枯燥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不能让学生认为耐久跑就是“绕着圈圈转”,从而产生厌学心理,不要让学生认为投掷就是拿个实心球漫无目的地往远处扔啊扔。因此,田径教学的组织教法比其它运动项目的组织教法要求更高,更难,也更重要。为了不使田径课堂教学单调、枯燥,教师应具有调节、渲染课堂气氛的能力,保持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7.网络多媒体技术在田径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的田径教学中主要以语言授课、动作示范、幻灯、录像为教学手段,而在多媒体上、网络上,高速信息把它们都结合一起,学习者接受的是多媒体教学,大量的文字、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视频、flash 动画以及音响可以综合起来运用到教学当中,带给学生新奇、激烈的多媒体效果,学生在观赏高水平的跑、跳和投的比赛中,可给与指导和激励,使学生了解和领悟了田径运动各项技术,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思维和运动参与,让其在综合刺激下掌握运动技术,此举显然可以极大的提高学习的效果。

8.改进教学评价,实施新课程评价意义

在以往的田径教学评价中,只强调运动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态度、行为等,不太重视运动技术的运用和参与程度。严重影响了学生积极参与和体育锻炼的热情。田径教学评价中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老师评介、学生自评和同学间的互评,来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激励学生为终身受益的田径锻炼方面而努力进取。

9.通过对“田径教材”的创新和改革,提高田径运动技术教学效果

对于某些难度高、技术复杂的项目,可让学生通过挂图、影像、书籍等途径对其只作了解,懂得其基本知识和如何练习,通过对技术进行适当改革,降低难度要求、改进练习方法。以游戏、比赛等形式来进行教学。如耐久跑、可采用各种趣味性游戏或比赛形式,抓住学生好玩的天性,使单调枯燥的耐久跑变得有趣味,如进行基本投掷技术教学时,可进行“羽毛球大战”游戏。让学生先“玩”,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大多学生的投掷动作,再讲述和练习投掷的动作技术。

田径运动项目众多,技术复杂,加上其练习过程的单调、枯燥和劳累,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程要求,明确田径运动技术的教学目标,探索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的评价手段、多方的媒体运用,提高对田径技术教学的兴趣,从教师、学生全面提高田径技术教学的效果,发挥出田径运动的重要作用与地位。